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I 只能识别心肌梗死?NO!NO!NO!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I 只能识别心肌梗死?NO!NO!NO!

发布时间:2024-09-13 来源:勖瑞生物


  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伤(HMOD)是指因长期或严重的血压升高导致动脉血管系统和 / 或其供应器官的结构或功能改变,进而出现的靶器官器质性损伤或功能性障碍,主要涉及心脏、肾脏、脑、眼和主动脉等器官。在评估如何诊断高血压介导的心脏损伤方面,《 2024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nd Hypertension 》指出,相关证据表明心脏生物标志物水平(特别是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和 B 型利钠肽 /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是心肌损伤和心功能评估的重要辅助诊断指标。

  指南在其他风险决策检查( Additional risk decision tests )部分提到,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能力,颈动脉内部或外部斑块以及股动脉斑块检测也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能力。同时,脉搏波速度 (PWV) 评估的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疾病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并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能力。此外,相关证据表明心脏生物标志物水平(特别是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和 B 型利钠肽 /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升高也是重要而有效的风险分层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心脏生物标志物不仅可被视为 HMOD 的标志物,除高血压外,它们还可能因其他原因(如动脉粥样硬化或心律失常)而升高,所以可能有助于其他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因此,指南推荐,在全面考量 10 年 CVD 预测风险及非传统 CVD 风险调整因素后,如果血压升高的患者基于风险分层的降压治疗决策仍难以确定,则可通过 hs-cTnI 等生物标志物检测或其他检查手段,以改善 10 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临界增高(5% 到 < 10%)患者的风险分层 [1](IIb,B)。

  同时,指南指出 hs-cTn 作为评估高血压介导的心脏损伤的指标之一,其具体参考阈值为超过第 99 百分位值参考上限(99th URL)(图 1)。

图 1 高血压介导的心脏损伤的心肌标志物及其参考阈值  

  新指南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关于 hs-cTnI 在临床诊断中所扮演的角色,既往我们认为其主要用途在于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目前看来其在普通人群心血管危险分层中也有着重要的具体应用价值  :

● hs-cTn 在有症状和无症状个体中检出率均很高,且与性别、年龄、心血管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以及心脏功能(左心室重量、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数等)呈正相关。

◆ 在普通人群中,即使 hs-cTn 在正常范围内微小升高(即低于正常第 99 百分位数),也可以预测无症状个体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长期风险。◆ 相反,hs-cTn 水平非常低,即接近或低于 LoD 的个体具有较低的心血管风险。

● 此外,hs-cTn 也可对心血管风险干预措施(如他汀治疗、生活方式改变或控制体重)做出反应,其价值与心血管风险调整平行。

● hs-cTn 与现有心血管危险评分系统相结合也可显著提高长期心血管风险的预测能力。

临床应用中实验室应与临床充分沟通,使临床医师了解所用方法学性能特征、hs-cTnI 的性能和应用场景、连续动态监测诊断流程基线值和变化值的临床意义、应用注意事项等。具体可能涉及:

1高心血管风险人群 hs-cTn 特异性危险分层截断值应如何设置?是否需要具体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相关因素?2hs-cTnl 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外源性、内源性干扰因素?对高心血管风险人群危险分层存在哪些影响?3hs-cTnI 检测结果在高心血管风险人群危险分层中应如何正确解读?


围绕上述问题,我们将于 9 月 12 日 19:00~20:30 ,特邀浙江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陈曦教授和武汉亚心总医院检验科主任张李涛教授,同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主任周厚清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共同为大家呈现一场临床与检验的对话,他们将围绕「高心血管风险人群的综合管理策略」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I 在高心血管风险人群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享,干货满满,